专利摘要:
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力防滑红虫夹,所述按压机构主体上安装弹簧后依次穿过按压部、夹持安装部与导向滑块连接,夹爪通过垫圈安装在夹持安装部上,夹持安装部通过固定螺钉安装在按压部内,夹爪一端穿过导向滑块,夹爪上安装弹性件,导向滑块上安装强磁铁;夹爪一端的第二端部上均布螺纹;所述按压部上的手柄端为椭圆形结构;第二连接杆上安装弹簧穿过按压部、夹持安装部与导向滑块上的连接部连接,所述第二连接杆与连接部为咬合连接;所述凸起与固定孔扣合,扣合端部上均布四个凹槽,第一端部卡放于凹槽内,它结构合理,解决了上饵不方便的难题,扩大了手柄端,使该设备不会脱手,在上饵过程中避免了因鱼钩或皮筋滑落需要反复操作的过程。
公开号:CN214339524U
申请号:CN202120025504.4U
申请日:2021-01-06
公开日:2021-10-08
发明作者:刘永娟
申请人:刘永娟;
IPC主号:A01K83-06
专利说明:
[n0001]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技术领域,尤其涉及一种磁力防滑红虫夹。
[n0002] 通常钓鱼时,常把小鱼小虾或红虫蚯蚓钩挂在鱼钩上,由于钩部穿过饵体,使红虫类鱼饵在水中存活的时间较短,使其无鲜味,影响了诱饵的效用,手工上饵时间较长。专利号CN02239995.X,一种红虫夹,其夹爪的开口端均是直接暴露在外界,通过钢丝或者销轴进行固定,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损坏;抓你好CN201721843268.7,一种新型上饵装置,其在用用过程中,第二按压部(20) 为伞状,其体积过小,使用时手指经常滑脱,夹爪(33)的前方为光滑的平面,由于钓鱼的特殊环境,钓鱼人的手通常为湿滑状态,需要同时手持鱼钩和皮筋,两者都容易滑落,十分不便,且不使用时,随处放置,容易丢失。
[n0003]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,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力防滑红虫夹,它结构合理,解决了上饵不方便的难题,扩大了手柄端,使该设备不会脱手,在上饵过程中避免了因鱼钩或皮筋滑落需要反复操作的过程,增加了使用寿命长。
[n0004]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:提供一种磁力防滑红虫夹,包括按压部、导向滑块、按压机构主体、夹持安装部、夹爪、弹簧、强磁铁、固定螺钉、垫圈、弹性件,所述按压机构主体上安装弹簧后依次穿过按压部、夹持安装部与导向滑块连接,夹爪通过垫圈安装在夹持安装部上,夹持安装部通过固定螺钉安装在按压部内,夹爪一端穿过导向滑块,夹爪上安装弹性件,导向滑块上安装强磁铁;
[n0005] 所述夹爪一端的第二端部上均布螺纹;
[n0006] 所述按压部上的手柄端为椭圆形结构;
[n0007] 第二连接杆上安装弹簧穿过按压部、夹持安装部与导向滑块上的连接部连接,所述第二连接杆与连接部为咬合连接;
[n0008] 凸起与固定孔扣合,扣合端部上均布四个凹槽,第一端部卡放于凹槽内。
[n0009] 可选的,所述按压部包括手柄端、连接杆、底座、凸起、扣合端部、凹槽、连接孔、手绳,所述手柄端、连接杆、底座为一体式结构,所述手柄端、底座中部均设有通孔,使手柄端、连接杆、底座之间贯通;所述底座内设有凸起,所述底座内设有扣合端部,所述手柄端上设有连接孔,所述连接孔上设有手绳。
[n0010] 可选的,所述导向滑块包括滑块底座、滑块加固端部、滑道、连接部,所述滑块底座、滑块加固端部、滑道、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,所述滑块底座上分别设有滑块加固端部、滑道,所述滑块加固端部与滑道为间隔对称状,所述滑块加固端部中部设有连接部,所述连接部为圆形通孔,所述通孔为锥形结构,所述连接部的锥形端安装强磁铁。
[n0011] 可选的,所述按压机构主体包括顶端、第一连接杆、第二连接杆,所述顶端、第一连接杆、第二连接杆为一体式结构,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径大于第二连接杆外径。
[n0012] 可选的,所述弹簧外径小于第一连接杆外径。
[n0013] 可选的,所述夹持安装部包括孔、槽、固定孔、夹持端部,所述夹持安装部中部设有孔,孔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孔,夹持安装部上设有四个槽,所述槽与槽之间对称排列;夹持安装部一端设有夹持端部。
[n0014] 可选的,所述夹爪包括第一端部、第二端部、螺孔,所述第一端部上设有螺孔,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为一体式结构。
[n0015] 可选的,所述垫圈依次穿过四个夹爪上的螺孔将其固定在夹持端部上,第一端部一端固定在槽内,固定孔与凸起连接由固定螺钉连接,所述第二端部分别穿过滑道,所述扣合后的四个第二端部上安装弹性件。
[n0016] 可选的,所述夹持端部为内凹式圆环。
[n0017] 可选的,所述第二端部为锥形。
[n0018] 与现有技术相比,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:结构合理,解决了上饵不方便的难题,扩大了手柄端,使该设备不会脱手,增加了强磁铁,防止鱼钩滑落,第二端部上均布螺纹防止弹性件滑落,在上饵过程中避免了因鱼钩或皮筋滑落需要反复操作的过程,增加了使用寿命长,增加了手绳,防止丢失。
[n0019] 下面根据图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:
[n0020]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;
[n0021]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;
[n0022]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图;
[n0023]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夹持安装部与夹爪连接的结构图;
[n0024]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按压部的结构图;
[n0025] 图6是本实用新型导向滑块的结构图;
[n0026] 图7是本实用新型导向滑块的结构图;
[n0027] 图1、图2、图3、图4、图5、图6、图7中所示:1、按压部,2、导向滑块, 3、按压机构主体,4、夹持安装部,5、夹爪,6、弹簧,7、强磁铁,8、固定螺钉,9、垫圈,10、弹性件,11、手柄端,12、连接杆,13、底座,14、凸起,15、扣合端部,16、凹槽,17、连接孔,18、手绳,21、滑块底座,22、滑块加固端部,23、滑道,24、连接部,31、顶端,32、第一连接杆,33、第二连接杆,41、孔,42、槽,43、固定孔,44、夹持端部,51、第一端部,52、第二端部,53、螺孔。
[n0028] 下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,需要说明的是,图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,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性说明,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。
[n0029]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,需要说明的是,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,术语“固定”、“安装”应做广义理解,例如,可以是固定连接,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,或一体地连接;可以是机械连接;可以是直接相连,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。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,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。
[n0030] 如图1、图2、图3、图4、图5、图6、图7所示,磁力防滑红虫夹,包括按压部1、导向滑块2、按压机构主体3、夹持安装部4、夹爪5、弹簧6、强磁铁7、固定螺钉8、垫圈9、弹性件10,所述按压机构主体3上安装弹簧6后依次穿过按压部1、夹持安装部4与导向滑块2连接,夹爪5通过垫圈9安装在夹持安装部4上,夹持安装部4通过固定螺钉8安装在按压部1内,夹爪5一端穿过导向滑块2,夹爪5上安装弹性件10,导向滑块2上安装强磁铁7;
[n0031] 所述夹爪5一端的第二端部52上均布螺纹;
[n0032] 所述按压部1上的手柄端11为椭圆形结构;
[n0033] 第二连接杆33上安装弹簧6穿过按压部1、夹持安装部4与导向滑块2上的连接部24连接,所述第二连接杆33与连接部24为咬合连接;
[n0034] 凸起14与固定孔43扣合,扣合端部15上均布四个凹槽16,第一端部51 卡放于凹槽16内。
[n0035] 可选的,所述按压部1包括手柄端11、连接杆12、底座13、凸起14、扣合端部15、凹槽16、连接孔17、手绳18,所述手柄端11、连接杆12、底座13 为一体式结构,所述手柄端11、底座13中部均设有通孔,使手柄端11、连接杆12、底座13之间贯通;所述底座13内设有凸起14,所述底座13内设有扣合端部15,所述手柄端11上设有连接孔17,所述连接孔17上设有手绳18。
[n0036] 可选的,所述导向滑块2包括滑块底座21、滑块加固端部22、滑道23、连接部24,所述滑块底座21、滑块加固端部22、滑道23、连接部24为一体式结构,所述滑块底座21上分别设有滑块加固端部22、滑道23,所述滑块加固端部22与滑道23为间隔对称状,所述滑块加固端部22中部设有连接部24,所述连接部24为圆形通孔,所述通孔为锥形结构,所述连接部24的锥形端安装强磁铁7。
[n0037] 可选的,所述按压机构主体3包括顶端31、第一连接杆32、第二连接杆33,所述顶端31、第一连接杆32、第二连接杆33为一体式结构,所述第一连接杆 32的外径大于第二连接杆33外径。
[n0038] 可选的,所述弹簧6外径小于第一连接杆32外径。
[n0039] 可选的,所述夹持安装部4包括孔41、槽42、固定孔43、夹持端部44,所述夹持安装部4中部设有孔41,孔41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孔43,夹持安装部4 上设有四个槽42,所述槽42与槽42之间对称排列;夹持安装部4一端设有夹持端部44。
[n0040] 可选的,所述夹爪5包括第一端部51、第二端部52、螺孔53,所述第一端部51上设有螺孔53,第一端部51与第二端部52为一体式结构。
[n0041] 可选的,所述垫圈9依次穿过四个夹爪5上的螺孔53将其固定在夹持端部 44上,第一端部51一端固定在槽42内,固定孔43与凸起14连接由固定螺钉 8连接,所述第二端部52分别穿过滑道23,所述扣合后的四个第二端部52上安装弹性件10。
[n0042] 可选的,所述夹持端部44为内凹式圆环。
[n0043] 可选的,所述第二端部52为锥形。
[n0044] 实施例
[n0045] 使用时,食指与中指分别位于连接杆12的两侧并贴合手柄端11,手掌与顶端31贴合向下按压,第二连接杆33推动导向滑块2向下移动,夹爪5在导向滑块2的作用下向外侧扩散为正方形并将弹性件10撑开,增加了强磁铁7,在上饵时,所述鱼钩与强磁铁7贴合,第二端部52上均布螺纹防止弹性件10滑落,将伸展状态的夹爪5放置于红虫饵料盒内,手掌松开顶端31,在弹簧6的作用下导向滑块2向后移动,取下鱼钩,上饵动作完成,连接孔17上设有手绳 18,可悬挂于手腕处或钓椅上,防止丢失。
[n0046]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,解决了上饵不方便的难题,扩大了手柄端11,使该设备不会脱手,增加了强磁铁7,防止鱼钩滑落,第二端部52上均布螺纹防止弹性件10滑落,在上饵过程中避免了因鱼钩或皮筋滑落需要反复操作的过程,增加了使用寿命长,增加了手绳18,防止丢失。
[n0047]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,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,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,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进和变化。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、等同替换、改进等均应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。
权利要求:
Claims (10)
[0001] 1.磁力防滑红虫夹,其特征在于:包括按压部(1)、导向滑块(2)、按压机构主体(3)、夹持安装部(4)、夹爪(5)、弹簧(6)、强磁铁(7)、固定螺钉(8)、垫圈(9)、弹性件(10),所述按压机构主体(3)上安装弹簧(6)后依次穿过按压部(1)、夹持安装部(4)与导向滑块(2)连接,夹爪(5)通过垫圈(9)安装在夹持安装部(4)上,夹持安装部(4)通过固定螺钉(8)安装在按压部(1)内,夹爪(5)一端穿过导向滑块(2),夹爪(5)上安装弹性件(10),导向滑块(2)上安装强磁铁(7);
所述夹爪(5)一端的第二端部(52)上均布螺纹;
所述按压部(1)上的手柄端(11)为椭圆形结构;
第二连接杆(33)上安装弹簧(6)穿过按压部(1)、夹持安装部(4)与导向滑块(2)上的连接部(24)连接,所述第二连接杆(33)与连接部(24)为咬合连接;
凸起(14)与固定孔(43)扣合,扣合端部(15)上均布四个凹槽(16),第一端部(51)卡放于凹槽(16)内。
[0002] 2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磁力防滑红虫夹,其特征在于:所述按压部(1)包括手柄端(11)、连接杆(12)、底座(13)、凸起(14)、扣合端部(15)、凹槽(16)、连接孔(17)、手绳(18),所述手柄端(11)、连接杆(12)、底座(13)为一体式结构,所述手柄端(11)、底座(13)中部均设有通孔,使手柄端(11)、连接杆(12)、底座(13)之间贯通;所述底座(13)内设有凸起(14),所述底座(13)内设有扣合端部(15),所述手柄端(11)上设有连接孔(17),所述连接孔(17)上设有手绳(18)。
[0003] 3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磁力防滑红虫夹,其特征在于:所述导向滑块(2) 包括滑块底座(21)、滑块加固端部(22)、滑道(23)、连接部(24),所述滑块底座(21)、滑块加固端部(22)、滑道(23)、连接部(24)为一体式结构,所述滑块底座(21)上分别设有滑块加固端部(22)、滑道(23),所述滑块加固端部(22)与滑道(23)为间隔对称状,所述滑块加固端部(22)中部设有连接部(24),所述连接部(24)为圆形通孔,所述通孔为锥形结构,所述连接部(24)的锥形端安装强磁铁(7)。
[0004] 4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磁力防滑红虫夹,其特征在于:所述按压机构主体(3)包括顶端(31)、第一连接杆(32)、第二连接杆(33),所述顶端(31)、第一连接杆(32)、第二连接杆(33)为一体式结构,所述第一连接杆(32)的外径大于第二连接杆(33)外径。
[0005] 5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磁力防滑红虫夹,其特征在于:所述弹簧(6)外径小于第一连接杆(32)外径。
[0006] 6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磁力防滑红虫夹,其特征在于:所述夹持安装部(4)包括孔(41)、槽(42)、固定孔(43)、夹持端部(44),所述夹持安装部(4)中部设有孔(41),孔(41)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孔(43),夹持安装部(4)上设有四个槽(42),所述槽(42)与槽(42)之间对称排列;夹持安装部(4)一端设有夹持端部(44)。
[0007] 7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磁力防滑红虫夹,其特征在于:所述夹爪(5)包括第一端部(51)、第二端部(52)、螺孔(53),所述第一端部(51)上设有螺孔(53),第一端部(51)与第二端部(52)为一体式结构。
[0008] 8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磁力防滑红虫夹,其特征在于:所述垫圈(9)依次穿过四个夹爪(5)上的螺孔(53)将其固定在夹持端部(44)上,第一端部(51)一端固定在槽(42)内,固定孔(43)与凸起(14)连接由固定螺钉(8)连接,所述第二端部(52)分别穿过滑道(23),所述扣合后的四个第二端部(52)上安装弹性件(10)。
[0009] 9.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磁力防滑红虫夹,其特征在于:所述夹持端部(44)为内凹式圆环。
[0010] 10.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磁力防滑红虫夹,其特征在于:所述第二端部(52)为锥形。
类似技术:
公开号 | 公开日 | 专利标题
US4743017A|1988-05-10|Dumbbell attachment
US9163697B2|2015-10-20|Multi-purpose adjustable retaining device
CA2061227A1|1993-08-15|Fish handling tool
US7140585B2|2006-11-28|One-hand clip capable of preventing hanging object from dropping
CN214339524U|2021-10-08|磁力防滑红虫夹
CA2538058A1|2005-04-14|Object lifting device that converts opposing angled lifting forces to girthing forces
US20120297582A1|2012-11-29|Tie Hook
US2867026A|1959-01-06|Sling hook
US2635495A|1953-04-21|Fly-tying vise
CN201013836Y|2008-01-30|小弹簧钢丝钩的锁紧装置
US3332121A|1967-07-25|Fish stringer
CN209983697U|2020-01-24|一种伸缩式箱包提手
CN210313161U|2020-04-14|一种可定位保险扣的美式安全保险钩
CN210696465U|2020-06-09|一种水瓶易拆卸背带结构
CZ20012565A3|2001-11-14|Rukoje» lyľařské hole
CN211241944U|2020-08-14|一种配件便于拆开的安全扣
JP2007145142A|2007-06-14|連結用フック
CN210446017U|2020-05-05|一种新型拉杆手把
JP2006325416A|2006-12-07|イカ釣り用ヤエンを釣竿に保持するクリップ
CN213360687U|2021-06-04|一种固定性能优异的不锈钢紧固件
US2802314A|1957-08-13|Detachable handle for flexible strips
CN211703668U|2020-10-20|带扣及皮带
CN212291034U|2021-01-05|瓶把手和瓶组件
CN2394663Y|2000-09-06|管式拉力器的弹簧阻力源
CN207632401U|2018-07-20|一种分体车载绞盘系统
同族专利:
公开号 | 公开日
引用文献:
公开号 | 申请日 | 公开日 | 申请人 | 专利标题
法律状态:
2021-10-08| GR01| Patent grant|
2021-10-08| GR01| Patent grant|
优先权:
申请号 | 申请日 | 专利标题
CN202120025504.4U|CN214339524U|2021-01-06|2021-01-06|磁力防滑红虫夹|CN202120025504.4U| CN214339524U|2021-01-06|2021-01-06|磁力防滑红虫夹|
[返回顶部]